大江东去,昼夜不舍的奔腾江潮,孕育出一块块沙洲滩涂。近年来,仪征市公安局十二圩派出所积极推动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在江上盐都落地生根,多元化解矛盾,全时空守护平安,“零距离”服务群众和企业,全面夯实公安基层基础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让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焕发新的绚丽光彩。而在十二圩派出所的综合指挥室里在线股票配资服务,从警19年的蒋继鹏的声音总是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。
架起警民“连心桥”
蒋继鹏是个地地道道的东北汉子,那一口东北腔,自带一种亲和力,一开口便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,居民都亲切地喊他“老蒋”。他身材魁梧,目光如炬,每一道眼神都透着坚毅与热情,是派出所的定海神针。
2024年11月,十二圩一船厂生活区的菜摊旁,一李姓男子因买菜多次询问价格且言语挑剔引发矛盾吵得不可开交,甚至大打出手,年轻的值班民警小李赶到现场,劝说了半天,两人还是脸红脖子粗地互不相让。从电台里传出的嘈杂声中,老蒋发现民警小李可能没有办法立即解决,为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,他主动赶到现场,将双方当事人请到派出所调解室进行调解。
“大兄弟、老姐儿啊,别上火,来,喝口水,消消气,咱慢慢唠。”老蒋将二人领到调解室,不紧不慢地递上两瓶矿泉水,用他那带着东北味儿的普通话面带笑容地说道。他的声音就像有一种魔力,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似乎缓和了一些。
展开剩余63%老蒋听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自己的委屈,时不时点点头,等两人说得差不多了,他才开始说话:“李哥呀,大姐一个女人家,在这船厂附近讨生活不容易。你呢,外出打工,也是想多省点钱,咱就为了这点芝麻大的事,伤了和气多不值当啊。你们看啊,咱得互相体谅。”在老蒋唠家常般的调解下,二人渐渐冷静下来,最终达成了和解,还笑着一起离开了派出所。
在总结矛盾纠纷特点的基础上,老蒋研究出四步调解决法:第一步细致调研,明晰事态全貌,精准定位症结所在;第二步个别交流,强化前期沟通铺垫,把握双方立场要点;第三步和谐斡旋,以情说理缩短心理距离,公正斡旋助力达成共识;第四步追踪访问当事人,解开情感纠葛,确保调解成效持久稳固。
夯实平安“压舱石”
2024年以来,仪征市公安局以“专业+机制+大数据”新型警务运行机制改革为着力点,创新推进2处城区“交所巡”联勤、5处农村“交所融合”,配置派出所民警、巡特警、交警,落实“3人小组作战单元”,高峰时段疏导交通,平峰时段治安巡查。而在十二圩派出所,兼任交警大队沿江中队的中队长和派出所社区副所长的老蒋,常能看到他交替戴着藏蓝民警帽和白色交警帽。
作为交警中队长,他早出晚归,哪里缺补哪里,事故多的地方就多跑,酒醉驾高发时段就重点检查。夏日酷暑,警服被汗水湿透仍坚守;冬日严寒,脸庞被冰雪刺痛也不退缩。
他对待交通违规行为严肃,严格依法执行,常告诫中队民辅警交通安全容不得马虎。有些货车司机不理解检查甚至恶语相向,他总是耐心解释。事故视频快处功能上线以来,老蒋作为处警主力挤出时间边干边学,迅速掌握了各类交通法规的线上应用,提升了工作质效,减轻了基层交警压力。
服务群众“零距离”
作为社区副所长,老蒋同样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力和亲和力。他深知,社区民警离老百姓最近,“交所融合”后,他活用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深入基层调研,从晨曦微露的学校门口,到夜幕降临的工业园区;从白天的消防安全检查,到夜晚的流动人口登记;从重点人员的心理疏导,到深夜的重点区域巡逻,老蒋的身影无处不在,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“主动警务、预防警务”的深刻内涵。
在这片由“小网格”编织成的“大平安”里,老蒋不仅是一名守护者,更是一位倾听者和服务者。近三年来,老蒋累计参与处置警情1500余起在线股票配资服务,主办案件180余起,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好评。
发布于:江苏省